东莞:分层构筑科技人才“金字塔”
日期:2025-01-02 / 人气:
广东省东莞市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2021年,成为全国第15个GDP超万亿、人口超千万的“双万城市”。近年来,我们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断壮大国际顶尖科技人才队伍和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科技人才实际情况和特点,制定相应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破除“一刀切”倾向,初步构建了一支以战略科学家为“塔尖”、科技领军人才为“塔身”、青年科技人才为“塔基”的金字塔型科技人才队伍,为推进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着力擦亮“塔尖”,壮大战略科学家队伍
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帅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谋战略、指方向的重要作用。东莞把引进战略科学家放在引进科技人才的优先位置,围绕重点科技攻关任务,先后引进了“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器件特色工艺团队”和“泛在智能网络研究团队”2个能够进行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思考,具有卓越科技组织领导才能的战略科学家团队。在引进方向上,突出“顶天立地”。既突出引进坚持“四个面向”要求,能够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的科学家人才及团队,又立足东莞市发展需要,重点引进标志性、具有独创核心技术、接近成果转化的高水平科学家团队,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引进方式上,突出机构化、体系化、成建制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举全市之力建设松山湖科学城,布局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大科学装置。依托大科学装置与高等院校有效链接构建的创新联合体,探索“人才举荐制”“人才大使”等方式,机构化、体系化、成建制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中国散裂中子源引进科学家560多人,松山湖科学城集聚博士以上人才5000多人,释放出强大的塔尖引领效应。在人才落地上,为稳定开展基础研究提供支持和保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大科学装置、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加大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授权力度,提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及团队的比例。在战略科学家集聚的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经费资助、项目孵化、租金补贴、“里程碑”发展奖励等一系列支持措施,让战略科学家在东莞科研有底气、创新无顾虑、生活有保障。一系列人才工作举措取得突出成效。以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为例,目前项目用户超过了6000个,完成课题数超过1500项,在新能源、磁性量子材料、航空航天、高性能合金、信息材料等领域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和临床装置。
着力建强“塔身”,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科技领军人才是科学将才,是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主体力量。我们充分利用2317个科研平台和1.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产业发展需要,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打造敢于“战天斗地”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实施“千名拔尖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加速集聚、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芯片和工业软件等“卡脖子”最严重的环节,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对企业发展急需的顶尖人才和团队,实行量身定制“一人(团队)一策”,按照市场化方式确定薪酬水平。2023年,华为自主研发先进的麒麟9000S芯片,推出Mate60系列产品,智能手机最关键的5G芯片部分实现了国产化。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在莞高校扩大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形成与先进制造业产业布局相适应的学科布局,加强先进制造研发技术人才供给。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校地企及莞港澳联合培养创新,建设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构建“企业出题、地方遴选、高校揭榜”的三方人才联培工作机制,累计培养工程型人才1700多人,解决实际问题500多个,探索形成“东莞模式”。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产教融合、产才融合,打造产才融合服务平台,在人才引进、使用上给予企业更大支持,探索对引才目录上的人才,直接向企业发放人才和引才奖励。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领军人才,组建攻坚团队。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着力夯实“塔基”,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青年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也是制造业升级发展的基础动力。我们充分发挥拥有21万家制造业企业体量优势,集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做大科技人才队伍基本盘。在人才引进上,大力推动青年人才引进计划。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实施“百名博士人才计划”“万名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加强源头引才。每年引进不少于300名博士、2万名硕士以上创新创业人才和10万名本科学历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大力推动教育平台集聚。加强与香港、澳门的人才合作培养力度,探索建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2+2”博士生计划合作项目等8项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依托香港、澳门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两所高校,目前在莞高校已经达到10家。推动更多名校研究生培养基地在东莞落地,推动东莞理工学院设立博士点,加强博士、博士后工作平台进站人才培养和设站单位绩效评估。在人才服务上,推动解决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建好用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人才工作站、常平“香港城”、虎门高铁站TOD等平台,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和支持,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引进150个港澳科技人才创业项目,发放补贴1300多万元,滨海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接待港澳台侨青年科技人才2300多人,孵化的项目涵盖AI医疗、新能源、跨境电商等行业。成立首支天使投资母基金,推出全国首支人才主题和镇街主题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27家科技型企业的青年科技人才低成本融资3亿元,探索员工股票拥有计划(ESOP)、人才创业保险等金融项目,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大支持。同时,我们资助各类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研修培训、文献资料费用、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等。适当延长基础研究和青年人才评价周期,探索对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青年人才,不占人才项目推荐名额直接进入评审环节,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破格申报职称。多措并举筹集人才房源,大力建设限房价、限转让、限人才对象的“三限房”,推动各类保障性住房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让青年科技人才真正安身、安心、安业。(原文刊于《中国人才》杂志2024第11期,作者系东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元元)
着力擦亮“塔尖”,壮大战略科学家队伍
战略科学家是科学帅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着谋战略、指方向的重要作用。东莞把引进战略科学家放在引进科技人才的优先位置,围绕重点科技攻关任务,先后引进了“集成电路与半导体器件特色工艺团队”和“泛在智能网络研究团队”2个能够进行方向性、全局性、前瞻性思考,具有卓越科技组织领导才能的战略科学家团队。在引进方向上,突出“顶天立地”。既突出引进坚持“四个面向”要求,能够站在国际科技前沿、引领科技自主创新、承担国家战略科技任务的科学家人才及团队,又立足东莞市发展需要,重点引进标志性、具有独创核心技术、接近成果转化的高水平科学家团队,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在引进方式上,突出机构化、体系化、成建制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举全市之力建设松山湖科学城,布局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南方先进光源、先进阿秒激光设施等大科学装置。依托大科学装置与高等院校有效链接构建的创新联合体,探索“人才举荐制”“人才大使”等方式,机构化、体系化、成建制引进战略科学家团队。中国散裂中子源引进科学家560多人,松山湖科学城集聚博士以上人才5000多人,释放出强大的塔尖引领效应。在人才落地上,为稳定开展基础研究提供支持和保障。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大科学装置、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加大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授权力度,提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所得净收益用于奖励成果完成人及团队的比例。在战略科学家集聚的松山湖科学城建设了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服务平台,为人才提供经费资助、项目孵化、租金补贴、“里程碑”发展奖励等一系列支持措施,让战略科学家在东莞科研有底气、创新无顾虑、生活有保障。一系列人才工作举措取得突出成效。以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为例,目前项目用户超过了6000个,完成课题数超过1500项,在新能源、磁性量子材料、航空航天、高性能合金、信息材料等领域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成果,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和临床装置。
着力建强“塔身”,壮大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科技领军人才是科学将才,是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推动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主体力量。我们充分利用2317个科研平台和1.2万多家高新技术企业,聚焦产业发展需要,引进培育科技领军人才,打造敢于“战天斗地”的一流科技领军人才队伍。实施“千名拔尖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加速集聚、重点支持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聚焦芯片和工业软件等“卡脖子”最严重的环节,大力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对企业发展急需的顶尖人才和团队,实行量身定制“一人(团队)一策”,按照市场化方式确定薪酬水平。2023年,华为自主研发先进的麒麟9000S芯片,推出Mate60系列产品,智能手机最关键的5G芯片部分实现了国产化。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在莞高校扩大重大基础研究、重大科研攻关方向的研究生培养规模,提高重点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比例,形成与先进制造业产业布局相适应的学科布局,加强先进制造研发技术人才供给。大力推进卓越工程师校地企及莞港澳联合培养创新,建设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构建“企业出题、地方遴选、高校揭榜”的三方人才联培工作机制,累计培养工程型人才1700多人,解决实际问题500多个,探索形成“东莞模式”。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强产教融合、产才融合,打造产才融合服务平台,在人才引进、使用上给予企业更大支持,探索对引才目录上的人才,直接向企业发放人才和引才奖励。建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人才特殊调配机制,跨部门、跨地区、跨行业、跨体制调集领军人才,组建攻坚团队。对领军人才实行人才梯队配套、科研条件配套、管理机制配套的特殊政策,加快关键核心技术突破。
着力夯实“塔基”,壮大青年科技人才队伍
青年人才是科技人才队伍的源头活水,也是制造业升级发展的基础动力。我们充分发挥拥有21万家制造业企业体量优势,集聚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做大科技人才队伍基本盘。在人才引进上,大力推动青年人才引进计划。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实施“百名博士人才计划”“万名创新创业人才计划”,加强源头引才。每年引进不少于300名博士、2万名硕士以上创新创业人才和10万名本科学历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大力推动教育平台集聚。加强与香港、澳门的人才合作培养力度,探索建立香港城市大学——东莞“2+2”博士生计划合作项目等8项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依托香港、澳门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大湾区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两所高校,目前在莞高校已经达到10家。推动更多名校研究生培养基地在东莞落地,推动东莞理工学院设立博士点,加强博士、博士后工作平台进站人才培养和设站单位绩效评估。在人才服务上,推动解决青年科技人才面临的实际困难。建好用好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人才工作站、常平“香港城”、虎门高铁站TOD等平台,强化对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引导和支持,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累计引进150个港澳科技人才创业项目,发放补贴1300多万元,滨海湾青年创新创业基地接待港澳台侨青年科技人才2300多人,孵化的项目涵盖AI医疗、新能源、跨境电商等行业。成立首支天使投资母基金,推出全国首支人才主题和镇街主题的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为27家科技型企业的青年科技人才低成本融资3亿元,探索员工股票拥有计划(ESOP)、人才创业保险等金融项目,为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大支持。同时,我们资助各类青年科技人才开展国内外交流合作、研修培训、文献资料费用、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等。适当延长基础研究和青年人才评价周期,探索对取得标志性成果的青年人才,不占人才项目推荐名额直接进入评审环节,不受岗位结构比例限制破格申报职称。多措并举筹集人才房源,大力建设限房价、限转让、限人才对象的“三限房”,推动各类保障性住房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让青年科技人才真正安身、安心、安业。(原文刊于《中国人才》杂志2024第11期,作者系东莞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吕元元)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