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东莞“世界工厂”迈向“人才型城市”
日期:2016-12-20 / 人气:
创建东莞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中心、打造“1 N”人才政策体系升级版、举办高端人才博览会等系列活动……11月23日2016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开幕,期间共有20场人才主题活动,来自海内外的英才来到东莞寻找机会、洽谈合作,感受东莞“尊重人才、求贤若渴”的人才发展氛围,为东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注入强劲动力。
近年来,东莞市通过政策、平台、服务三大抓手,全面打造“人才型城市”,力争使人才成为“世界工厂”谋划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第一支撑”。通过持续深入地实施一系列人才战略,东莞日益成为集聚高端人才、迸发创新活力的“聚宝盆”,人才、产业、城市等逐步呈现齐头并进、共同出彩的多赢效应。
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表示,经济结构的调整,本质上也是人才结构的调整,东莞正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城市的人才素质、结构同步调整。要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加快集聚,带动东莞产业层次加速向高端迈进。
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省前列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物理学家甘子钊带领的由14名老中青学者组成的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团队被引进东莞,将多个从实验室走出的科技成果形成产品,攻克技术难关并打破国际垄断。目前,中镓公司的氮化镓衬底、氮化镓蓝宝石复合衬底、图形化蓝宝石衬底和激光剥离机等核心产品远销海内外,产值也从2010年的1000万元攀升至2015年的2.5亿元。
在11月23日举行的首届高端人才博览会上,像甘子钊团队一样已经落户东莞的29个院士工作团队、“千人计划”专家、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省市创新科研团队亮相。与此同时,松山湖高新区、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散裂中子源、华中科大工业技术研究院、北大光电研究院、清华创新中心等7个单位(机构)参展。本次人才博览会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5个领域,在同一天举办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也有49家企事业单位提出18个合作需求项目和近200个高端人才岗位需求。
海内外“千里马”云集到来寻“伯乐”,成就了东莞人才结构的改善变化。目前,东莞全市共有7.5万名高层次人才,其中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31名,省市创新科研团队55个、省市领军人才55名,技能人才近30万名。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和人才载体建设情况均居全省前列。
人才工作发力带动产业转型
高层次人才不断涌入东莞,正为产业转型注入新动力。近年来“大疆无人机”红遍全球,而孵化“大疆无人机”的团队,早已被引进到东莞。该团队进入东莞松山湖短短几年,便打造了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孵化出李群自动化等国内高端机器人企业标杆,还带动松山湖集聚了超过150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推动了机器人产业在东莞的发展壮大。
不仅是机器人产业,东莞2013年在大朗镇成功引进了迈科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创新团队,只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三个科研项目的产业化,并且推动东莞动力锂电池产业在全国占据了领先位置。
一名高层次人才可以带来一个科研项目,一个科研项目进而带动一个产业,人才优势将最终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样的例子在东莞还有很多。
近年来,东莞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精准实施“靶向引才”,更是使人才工作和产业转型实现深度融合,从而使高端人才对产业发展发挥引领性作用。统计显示,这几年东莞共引进26个省创新科研团队,数量占全省近四分之一,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集聚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和团队,通过这些人才和团队带来的新思路、新产品、新技术,让不少相关的行业和产业发生了积极的“鲶鱼效应”。
吕业升说,东莞作为加工贸易大市,在进行的加工贸易转型时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直接改变了不少企业两头在外的局面,推动很多企业成为国际著名品牌产业链的供应商。
三大抓手保障人才支撑
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从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流动、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充分发挥政策、平台、服务三大抓手的积极作用。
政策引才方面,东莞着力构建人才优先投入保障机制,构建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市财政每年投入10亿元实施“人才东莞”工程和20亿元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与此同时,东莞还先后出台了《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等多达40多项人才政策,形成了“1+N”的政策框架,不少扶持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此外,东莞根据企业的呼声需求、政策的落地情况以及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对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有针对性的完善,去年重新修订出台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等十多项政策,打造了人才政策的升级版。在市一级的带动下,各镇街也积极行动,因地制宜细化和配套相关人才政策措施130多项,构建了市镇一体联动的人才政策体系。
平台引才方面,东莞针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对匮乏,组团式城市格局比较分散等特点,整合资源集中投放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平台建设上来,让平台成为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的重要载体,不断提升人才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水平,实现集聚人才的乘数效应。
以全市集聚人才的“龙头”平台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园区通过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优化基础设施和环境品质、下放政府职能等方式,全面提升国家创新松山湖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影响力。目前松山湖园区人才总量已经达到7万人,“千人计划”专家27名,省创新科研团队17个,市创新科研团队9个,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9名。
服务引才方面,东莞着力在服务上产生人才竞争的生产力,切实以人才的实际需求为服务导向,全力打造人才宜居宜业的最优生态。例如,东莞首先从市委市政府自身做起,以上率下,从2014年开始实施市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有效打通领导干部与人才沟通交流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东莞将以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破除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人才的精准服务,深入对接国际人才环流,更广泛地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的高地,为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via 南方日报
近年来,东莞市通过政策、平台、服务三大抓手,全面打造“人才型城市”,力争使人才成为“世界工厂”谋划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的“第一支撑”。通过持续深入地实施一系列人才战略,东莞日益成为集聚高端人才、迸发创新活力的“聚宝盆”,人才、产业、城市等逐步呈现齐头并进、共同出彩的多赢效应。
东莞市委书记吕业升表示,经济结构的调整,本质上也是人才结构的调整,东莞正在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城市的人才素质、结构同步调整。要通过高层次人才的加快集聚,带动东莞产业层次加速向高端迈进。
高层次人才总量居全省前列
200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知名物理学家甘子钊带领的由14名老中青学者组成的宽禁带半导体研究中心团队被引进东莞,将多个从实验室走出的科技成果形成产品,攻克技术难关并打破国际垄断。目前,中镓公司的氮化镓衬底、氮化镓蓝宝石复合衬底、图形化蓝宝石衬底和激光剥离机等核心产品远销海内外,产值也从2010年的1000万元攀升至2015年的2.5亿元。
在11月23日举行的首届高端人才博览会上,像甘子钊团队一样已经落户东莞的29个院士工作团队、“千人计划”专家、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省市创新科研团队亮相。与此同时,松山湖高新区、东莞理工学院、中国散裂中子源、华中科大工业技术研究院、北大光电研究院、清华创新中心等7个单位(机构)参展。本次人才博览会涵盖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5个领域,在同一天举办的高层次人才交流洽谈会,也有49家企事业单位提出18个合作需求项目和近200个高端人才岗位需求。
海内外“千里马”云集到来寻“伯乐”,成就了东莞人才结构的改善变化。目前,东莞全市共有7.5万名高层次人才,其中中央“千人计划”入选者31名,省市创新科研团队55个、省市领军人才55名,技能人才近30万名。其中高层次人才总量和人才载体建设情况均居全省前列。
人才工作发力带动产业转型
高层次人才不断涌入东莞,正为产业转型注入新动力。近年来“大疆无人机”红遍全球,而孵化“大疆无人机”的团队,早已被引进到东莞。该团队进入东莞松山湖短短几年,便打造了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孵化出李群自动化等国内高端机器人企业标杆,还带动松山湖集聚了超过150家机器人相关企业,推动了机器人产业在东莞的发展壮大。
不仅是机器人产业,东莞2013年在大朗镇成功引进了迈科锂离子动力电池研发与产业化创新团队,只用了3年时间,就实现三个科研项目的产业化,并且推动东莞动力锂电池产业在全国占据了领先位置。
一名高层次人才可以带来一个科研项目,一个科研项目进而带动一个产业,人才优势将最终转化为发展优势,这样的例子在东莞还有很多。
近年来,东莞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重点领域,精准实施“靶向引才”,更是使人才工作和产业转型实现深度融合,从而使高端人才对产业发展发挥引领性作用。统计显示,这几年东莞共引进26个省创新科研团队,数量占全省近四分之一,位居全省地级市第一位,集聚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高端人才和团队,通过这些人才和团队带来的新思路、新产品、新技术,让不少相关的行业和产业发生了积极的“鲶鱼效应”。
吕业升说,东莞作为加工贸易大市,在进行的加工贸易转型时人才发挥了巨大作用,直接改变了不少企业两头在外的局面,推动很多企业成为国际著名品牌产业链的供应商。
三大抓手保障人才支撑
人才工作取得的成绩,得益于近年来东莞大力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从人才引进、培育、评价、激励、流动、服务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充分发挥政策、平台、服务三大抓手的积极作用。
政策引才方面,东莞着力构建人才优先投入保障机制,构建高层次人才政策体系。市财政每年投入10亿元实施“人才东莞”工程和20亿元实施“科技东莞”工程。与此同时,东莞还先后出台了《东莞市特色人才特殊政策实施办法》等多达40多项人才政策,形成了“1+N”的政策框架,不少扶持举措走在全国前列。
此外,东莞根据企业的呼声需求、政策的落地情况以及国内外的形势变化,对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和有针对性的完善,去年重新修订出台成长型企业人才扶持等十多项政策,打造了人才政策的升级版。在市一级的带动下,各镇街也积极行动,因地制宜细化和配套相关人才政策措施130多项,构建了市镇一体联动的人才政策体系。
平台引才方面,东莞针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相对匮乏,组团式城市格局比较分散等特点,整合资源集中投放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平台建设上来,让平台成为有效配置人才资源的重要载体,不断提升人才资源配置的科学化水平,实现集聚人才的乘数效应。
以全市集聚人才的“龙头”平台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园区通过出台系列扶持政策、优化基础设施和环境品质、下放政府职能等方式,全面提升国家创新松山湖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影响力。目前松山湖园区人才总量已经达到7万人,“千人计划”专家27名,省创新科研团队17个,市创新科研团队9个,省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39名。
服务引才方面,东莞着力在服务上产生人才竞争的生产力,切实以人才的实际需求为服务导向,全力打造人才宜居宜业的最优生态。例如,东莞首先从市委市政府自身做起,以上率下,从2014年开始实施市领导联系高层次人才制度,有效打通领导干部与人才沟通交流的“最后一公里”。
未来,东莞将以改革为突破口,进一步破除更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人才的精准服务,深入对接国际人才环流,更广泛地利用各种优质资源,加快建设创新人才集聚的高地,为东莞在更高起点上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via 南方日报
编辑:管理员